壓鑄通常是在壓力作用下,將熔融金屬射入閉合的鑄型及壓型中,金屬在模型內凝固成尺寸精確的鑄件。冷卻后開啟鑄型將鑄件脫出,隨后再閉合鑄型射入熔融金屬以鑄造下一個鑄件,這樣依次進行。鑄型的開啟、閉合以及熔融金屬的壓射,通常都是由壓鑄機來完成的。一般來說,壓鑄機的體積大、強度高,足以承受鑄型閉合后射入金屬時所施加的壓力。


  目前,壓鑄已成為工業化、大批量生產輕金屬制品的主要成型方法,特別是鋁、鋅及鎂等合金,并已發展到一定自動化的程度。壓鑄提供從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種低成本、大批量的生產方式。壓鑄法的加工成本,完全取決于與壓型本身的耐用性-即使用壽命。壓型應能承受多次的重復操作使用,包括劇烈的熱沖擊及機械沖擊而不變形或損壞。良好的壓型及操作條件使壓鑄能生產出的金屬鑄件,要比用其他熱加工成型方法生產的鑄件,在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方面更好。


  多年來,研究者力圖將在低熔點結構金屬上獲得應用成功的壓鑄法,也應用于高熔點金屬的鑄造上。盡管壓型表面受到的熱沖擊嚴重程度不同,過早的產生龜裂或熱裂,使壓型的使用性能受到限制,但某些黃銅及青銅零件現已能正式用壓鑄生產了。當然,壓型抵抗這種破壞的能力,部分取決于鑄造金屬的溫度,例如,合金鋼壓型就可以幾十萬次循環來生產鋅鑄件,若對黃銅鑄件來說,就只能用幾千次。壓鑄在高熔點鐵基金屬方面的應用,集中在耐高溫的金屬鎢和鉬的形狀及大小方面,適于制造壓鑄的壓型之后才有可能。這些耐高溫的金屬及其合金具有非凡的熱性能和機械性能,使得壓型能承受鋼、鐵合金在壓鑄時特別嚴酷的熱沖擊要求,從而提高壓型的使用壽命。


  早在20世紀70年代,壓鑄就被認為是不銹鋼及合金成型方面可采用的生產方法,尤其是當采用其他制造方法有困難或成本高的零件時,更是如此。現在黑色金屬壓鑄法在許多領域的應用與鍛造,精密鑄造以及用型材切削加工方面都處于競爭的地位。


圖 16.jpg


圖2-16是壓鑄工藝過程的示意圖。



1. 不銹鋼壓鑄的優點


  不銹鋼壓鑄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優點是,該法能利用廉價的不銹鋼廢料作為原料。用該方法鑄造所產生的廢料(如直澆道、橫澆道等)是非常清潔、純凈的,只要進一步加工處理,便可回收再用。此外,金屬壓鑄法,還可用來生產一些不能直接從棒材或鍛坯制取合金零件;或者是它們的形狀不可能或難以用切削加工的方法加工的零部件。可是,在生產不銹鋼壓鑄件的成本中,壓型的維修費用要比非鐵合金壓型鑄件的大得多。甚至在最佳的情況下,用來生產鋼鑄件的耐高溫金屬壓型的壽命也遠不如生產鋁及鋅壓鑄件壓型的使用壽命。經濟成本的另一問題是,在生產不銹鋼或高合金鋼壓鑄件的費用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在壓型的維修費上。


  金屬壓鑄法適用于成分范圍很廣的合金,從生產鑄鐵到工具鋼零件。在黑色金屬中,不銹鋼似乎最能提供發揮這種方法的最佳機會,這主要是由于不銹鋼用壓鑄方法比低合金結構鋼易于成型,容易獲得表面光潔度高及致密的鑄件,而且壓型的使用壽命較長。所有這些,被認為是由于不銹鋼的熱導率比低合金結構鋼要低得多的緣故,此外,黑色金屬在用耐高溫壓型進行壓鑄時,其凝固速度特別快,這對鋼鑄件的結構和性能都有一定的好處。對不銹鋼來說,最顯著的效果就是提高其耐腐蝕性,因為壓鑄的凝固速度非常之快,這就可防止通常發生在液態金屬凝固時,由于間隙夾雜物所引起的偏析,這對提高鑄件的耐腐蝕性能至關重要。由于鑄件凝固速度快,可促使細的晶粒組織形成。因此,許多鐵合金壓鑄件都顯示出對熱處理的敏感性。



2. 壓鑄工藝


  壓鑄工藝已用于生產各種類型的不銹鋼壓鑄件。在馬氏體不銹鋼系列中有12Cr12(403),12Cr13(410),20Cr13(420),17Cr16Ni2(431)和68Cr17(440);在奧氏體不銹鋼系列中有12Cr18Ni9(302),06Cr19Ni10(304),20Cr25Ni20(310)和06Cr17Ni2Mo2(316);沉淀硬化鋼系列中有05Cr17Ni4Cu4Nb(17-4PH).一般不銹鋼的澆注溫度在1500~1600℃,這個溫度比銅及其合金的澆注溫度略高。金屬在容量為200~300kg的無芯感應電爐中熔化。由于壓鑄機每射壓一次只能澆注一小部分金屬液,為了使射壓持續進行,金屬液必須在爐中保溫,這就要求采用惰性氣體進行保護,使熔化得以順利進行。為了防止不銹鋼中容易氧化的化學成分如Cr、Mn、Si、C等的損失,不銹鋼熔化多用氮氣作為保護性氣體。


  目前,不銹鋼壓鑄法仍采用,手端澆包從附近的熔爐中取出金屬液,對壓鑄機進行金屬液的澆注,這與一般鋁合金壓鑄的生產相類似。操作者用澆包從熔爐中取出金屬液,澆入壓鑄機的壓射系統,然后按動電鈕,將金屬液壓射入壓型中。般射壓力的范圍為5000~15000psi(1psi=6894.76Pa)。金屬射入壓型,在壓射系統的作用下,不到1秒即可完成。對一些相當薄(從1~20mm)的壓鑄件,實際在1秒內便開始凝固了。鑄件在壓型中的停留時間,即從金屬液射入到壓型開啟取出壓鑄件之間的時間間隔一般約2~4秒。為了防止“冷隔”和其他鑄造缺陷,以獲得表面光潔的鑄件,壓型必須預熱,平均操作溫度要保持在幾百攝氏度,適宜的溫度取決于鑄造金屬的特性。在金屬射入壓型之前,在壓型的表面需要涂刷一層分型劑,石墨是良好的分型劑,其作用是改善表面的光潔度,使射壓的速度更快,鑄件的光潔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情況通常是在犧牲鑄件內部的致密性和無疏松的條件下獲得的。在良好的條件下,奧氏體不銹鋼壓鑄件的鑄態表面光潔度可達到0.008~0.0013mm。


  一個在現代壓鑄機上工作的熟練操作者,每小時的生產率可達100件或更多。與其他鑄造工藝方法相比,壓鑄工藝每一個操作者的生產量要高得多,特別是當采用多型腔的壓型時,更是如此。對于小件,壓鑄工藝的每一次操作,這種壓型可以同時包含10個以上不同的型腔,或是所有的型腔都是同一種零件或有關的同一類不同的零件。


  一般壓鑄件的質量從幾克到幾千克,鑄件的尺寸從小于1cm到最長尺寸為20~30cm.鑄件的尺寸公差可達到每厘米百分之幾毫米。


  由于不銹鋼與壓型所用耐高溫合金的熱膨脹系數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壓鑄件的外表面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拔模斜度,但鑄件的內表面則需要拔模斜度,即零件與芯子的表面最少必須有5°~10°的斜度。選擇相當簡單的零件可直接由帶有確定內腔的兩半壓型組成。比較復雜的零件可由帶有活動芯子的壓型制得,或由帶有空腔的具體部件組成。這些部件通過壓鑄機在兩半主要壓型開型之前由鑄件中取出或同時取出。一般壓型都設計有輔助桿(頂出桿),當一個壓鑄循環結束時,壓鑄機開啟壓型,通過頂桿便很容易將壓鑄件從壓型型腔中頂出。



3. 壓鑄后處理


  不銹鋼壓鑄件的直澆道使用圓盤鋸或整形壓力機加以切除。奧氏體不銹鋼件一般在壓鑄后不需要進行熱處理,因為壓鑄后的零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馬氏體不銹鋼鑄件,如12Cr12(403)、12Cr13(410)、17Cr16Ni2(431)等,往往在壓鑄后可能超過需要的硬度,特別是當碳的含量接近或超過一定限度時,更是如此。所以,這類零件需要進行回火或退火處理以降低硬度,提高韌性。最后鑄件根據不同使用場合,應用清理滾筒、振動拋光機、砂輪磨光機等常用方法進行清理。一般零件的內部詳細形狀不容易壓鑄出來,例如螺紋孔等,就需要對壓鑄件進行切削加工獲得的。一般用壓鑄法生產的不銹鋼零件的清理工作量要比鍛造和砂型鑄造所花的清理工作量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