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初在Ohio的 Shelby 不銹鋼管廠及賓州的 Greenville 不銹鋼管廠試驗均已完成,其結果是進一步發展Shelby小組的試驗成果大占上風。同年5月在Shelby 不銹鋼管廠設計室開始了基于Shelby試驗的軋管機組的平面布置和設備設計,這臺軋管機將在Greenville建造,它和周期軋管機上做試驗用的軋機結構在許多方面不同,芯棒牢固地固定在后支持器上,管子全長經過頂頭后,被一擋套擋住,使它從芯棒上脫除,這一擋套由長氣缸的活塞進行操作。每軋完一個道次后,上輥可以抬起,軋機前臺的管子被置于V形槽內,在其外端有一空氣缸,其柱塞用以將管子推向頂頭,推入軋輥的軋槽。這就是后來被稱為 Automatic Mill的原始構造。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還沒有用回送輥以取代風動的擋套,將管子回送至前臺,后來的發展才解決了這一問題,回送輥也是Ohio 的Shelby廠Morse-Wirkstrom 小組的想法。


 前面提到過要設計一種裝置,當上輥升起時工件可以通過軋制線回送至軋機前臺。回送輥是一對快速回轉的軋輥,裝置在工作輥的后面,它的動作和工作輥的動作是相協調的,當工作輥合起來軋管時,回送輥就脫開不工作,當上輥抬起時回送輥將管子抱住,將它迅速送回前臺,具有上述特性的新設計的軋管機于1903年11月在Greenville 首先進行試生產,使以下工藝成為可能,即:管坯經過一次加熱穿軋成穿孔坯,然后以大壓下量軋制成管。這一新發展很快就與均正機配套,管子在軋制后經過均正,于是自動軋管機加上均正,隨后的熱定徑使得生產可供銷售的熱軋成品管成為可能,這一夢想完全實現是在1905年。


 關于回送輥,美國說是Morse-Wirkstrom 小組的主意。德國的資料稱:1898年Reinhard 曼內斯曼的早年同事Otto Heer向Poensgn建議,當兩重式軋機軋制完第一道后抬起上輥,用回送輥將空心坯從孔型中送回,這樣就避免了空心坯在傳送過程中浪費時間。Poensgn采納了他的建議,同年Poensgn在美國又遇到Stiefel,言下之意似乎回送輥的主意源自德國。自動軋管機的誕生地 Greenville 鋼管廠系屬U.S.Steel,由于試驗的成功,1903年11月在Greenville安裝了第一臺自動軋管機,沒有回送輥,談不上自動軋管機。美國發明的自動軋管工藝又因為回送輥問題和德國有了聯系,當然這已是發明周期軋管機11年后的事情了,但已成為無縫不銹鋼管工藝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