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歲月如歌。九十年代初期,鋼管市場開始走向疲軟的下坡路。為了增強企業后勁,增強市場競爭力,在集團公司的支持下,磐管廠進行了歷史上第一個最大規模的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50多萬元的熱軋線改造,即“851”工程。該改造項目的成功,進一步擴大和完善了無縫鋼管生產工藝流程。之后,又開發了ф114mmx(4.5~12)mm、Φ118mmx(6~12)mm熱軋無縫管,油田、油井用35CrMo、捷達轎車用15MnAl、汽車半軸管用45Mn2、石油裂化管,冷軋大小口徑泵筒管等8種新產品,總產量達6130t,實現增利240萬元。1990年3月冶金部質量檢測中心重新對磐管廠兩項部級優秀產品:低中壓鍋爐管和合頁冷軋鋼帶進行質量檢測,并頒發鑒定合格證書。


  因宏觀經濟由計劃轉入市場的初期,市場的疲軟和無縫鋼管價格的持續走低磐管廠也沒有幸免。從1994年起,磐管廠的生產經營狀況一年比一年艱難,鋼管市場供大于求,為了使磐管能夠在低迷的市場中站穩,磐管廠采取了科學有效對策。在銷售上,對經濟實力雄厚的老客戶、大用戶,寧讓價格不讓市場,建立起用戶檔案以便政策的傾斜。同時又一如既往地抓成本管理,向成本要效益。從而進一步強化了管理,并將指標分解到了各個車間工段班組甚至落實到人頭。由于策略措施的對頭,充分發揮出職工主觀能動性,為管廠降低成本增加了效益。在種種舉措的實施下,磐管廠硬是咬緊牙關以最小的虧損代價渡過了1995年。


  自1996年,磐管廠始終面臨著外部市場銷售不暢,內部原料供應不足的雙重困難。但在廠黨政班子的帶領下,全體職工團結一心、統一思想、頑強奮戰。在堅持以銷定產、產銷結合的策略下,又使內部改革得以繼續深化。這樣“一切為了生產,生產為了銷售”的思路得以充分認可,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加大管理力度后,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環環相扣,生產更加趨向系統化。


  在進入1997年后,由于鋼管市場仍然蕭條,使得磐管生產不能滿負荷的運行。面對這嚴峻的形勢,磐管人沒有慌亂,積極地想辦法、定措施,首先在全員中開展了“生存與發展”大討論活動,使職工的思想有了更大的轉變,增強了職工的效益意識,與此同時又進行節能降耗保指標攻關。加大管理力度,


  鼓勵興辦經濟實體,對外創收向市場要效益。在生產不景氣的情況下,對熱軋車間設備進行了改造,新裝了四架抱輥,大幅度降低了頂桿的消耗。對工具干燥爐進行了改造。冷拔機風動改為鏈動,冷拔制頭機改造取代空氣錘等一系列技改工程的實施,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成材率,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


  1998年,是磐管發展史上生產經營環境最惡劣的一年,鋼管市場異常蕭條,形勢更加嚴峻。磐管廠黨政班子審時度勢,及時決策,為適應不斷規范的市場經濟,在機構設置、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大膽改革探索。為精干主體、在精簡機構的同時,全方位的精減了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非生產開支。在分配制度上,堅持以調動職工積極性為原則,實行中層干部模擬年薪制,在熱軋、冷拔兩大主體車間試行“集體計件工資制”,徹底打破了原有工資的發放形式,本著“同崗同薪、同崗不同薪”的原則,使職工內部形成了互相制約的利益共同體。并設立了考核工資,增強了職工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加強了輔助單位的創收力度,鼓勵對外向社會要效益,取得了明顯效果。各項改革措施深化,為管廠的生存贏得了一席空間。


  到1998年12月1日,磐管廠改制為通化鋼鐵集團磐石無縫鋼管有限責任公司時,已基本渡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刻,而且迎得了大量的客戶。這種種措施的實施使磐管公司在困境中仍毫不迷茫的繼續向前發展。




聯系方式.jpg